新到貨2本75折
環境微生物學(第三版)

環境微生物學(第三版)

  • 定價:299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本書在汲取國內外眾多優秀教材、文獻資料的基礎上,闡述了與環境工程、市政工程等環境領域有關的微生物及其生命活動規律;從細胞、分子或種群等不同水準上研究環境微生物的形態構造、生理代謝、遺傳變異和生態分佈等,並從微生物與物質迴圈的角度敘述了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和作用;書中還介紹了生物學新技術在環境微生物學領域的應用,並含有與其配套的環境微生物學實驗。本書內容全面,文字簡明,概念清晰,書中各章節前均有“學習重點”,章節後附有“建議閱讀”“本章小結”和“思考與實踐”,力求重點突出,便於教師備課和學生學習。

本書適合作為高等學校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等專業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作為相關專業的研究生教材,並可供從事環境領域研究工作的人員參考。

 

作者介紹

樂毅全,同濟大學環境學院,副教授,1987年畢業於復旦大學生物系,獲得理學碩士,2004年在同濟大學獲得環境工程專業的博士學位。

多年來在高校從事環境微生物學方面的教學和研究工作,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和實踐。曾參與多項課題研究,包括採用傳統和分子生物學手段,對環境中的微生物和高效環境治理微生物進行分離、鑒定和應用,污染環境的治理和修復等。

 

目錄

1緒論1
1.1環境微生物學的形成和發展1
1.2環境微生物學的研究物件和任務2
1.2.1環境微生物學的研究內容2
1.2.2學習環境微生物學的意義3
1.3微生物的概述3
1.3.1微生物的定義3
1.3.2微生物的特點4
1.3.3微生物的分類6
1.3.4微生物的命名8

2病毒10
2.1病毒的特徵和分類10
2.1.1病毒的特點10
2.1.2病毒的分類和命名10
2.2病毒的形態和結構11
2.2.1病毒的形態和大小11
2.2.2病毒的化學組成和結構12
2.2.3病毒的宿主13
2.3亞病毒和新興病毒14
2.3.1類病毒14
2.3.2擬病毒14
2.3.3朊病毒14
2.3.4新興病毒15
2.4病毒的增殖過程15
2.4.1病毒的增殖過程15
2.4.2毒性噬菌體和溫和噬菌體16
2.5病毒的培養和計數17
2.5.1病毒的培養特徵17
2.5.2病毒的培養基17
2.5.3動物病毒的空斑實驗17
2.5.4噬菌體的培養和測定18
2.6環境因數對病毒的影響和病毒的存活18
2.6.1物理因素的影響18
2.6.2化學因素的影響19
2.6.3病毒的存活19

3原核微生物22
3.1細菌22
3.1.1細菌的個體形態和大小22
3.1.2細菌的細胞結構23
3.1.3細菌的繁殖29
3.1.4細菌的培養特徵29
3.1.5細菌的物理化學性質31
3.1.6細菌的分類和鑒定33
3.2古菌38
3.2.1古菌的研究38
3.2.2古菌的特點38
3.2.3古菌的分類39
3.2.4古菌在生物界的特殊地位40
3.3放線菌41
3.3.1放線菌的形態和大小41
3.3.2放線菌的菌落形態41
3.3.3放線菌的生活史和繁殖42
3.3.4放線菌的主要類群42
3.3.5放線菌在自然界中的分佈和在生產實際中的應用43
3.4藍細菌43
3.4.1藍細菌的特點43
3.4.2藍細菌的分類43
3.4.3藍細菌的分佈與生態44
3.5其他原核微生物44
3.5.1螺旋體44
3.5.2立克次體45
3.5.3衣原體45
3.5.4支原體45

4真核微生物48
4.1原生動物48
4.1.1原生動物的一般特徵48
4.1.2原生動物的分類及各綱簡介49
4.2微型後生動物54
4.2.1輪蟲54
4.2.2線蟲54
4.2.3寡毛類55
4.2.4浮游甲殼動物55
4.3真核藻類55
4.3.1真核藻類的一般特徵55
4.3.2藻類的分類及各門特徵簡介56
4.3.3藻類與環境保護60
4.4真菌61
4.4.1真菌的一般特點61
4.4.2真菌的分類61
4.4.3酵母菌61
4.4.4黴菌62
4.4.5傘菌66

5微生物的生理68
5.1生物生命活動的催化劑——酶68
5.1.1酶的概念68
5.1.2酶的催化特性68
5.1.3酶的組成69
5.1.4酶蛋白的結構70
5.1.5酶的活性中心和酶與底物結合的機理71
5.1.6酶的分類與命名72
5.1.7酶活力和影響酶活力的因素73
5.2微生物的營養76
5.2.1微生物的化學組成76
5.2.2微生物的營養物質和營養類型77
5.2.3微生物的培養基79
5.2.4微生物對底物進行代謝的過程80
5.3微生物的能量代謝82
5.3.1生物氧化概述82
5.3.2生物氧化的類型83
5.3.3發光現象89
5.4微生物的合成代謝89
5.4.1合成代謝概述89
5.4.2產甲烷菌的合成代謝91
5.4.3化能自養微生物的合成代謝91
5.4.4光合作用91
5.4.5異養微生物的合成代謝93
5.4.6初級代謝與次級代謝93

6微生物的生長與環境因數的影響96
6.1微生物的生長96
6.1.1微生物生長繁殖的概念96
6.1.2微生物的培養方法和生長曲線96
6.1.3微生物生長曲線在廢水微生物處理中的應用101
6.1.4微生物生長繁殖的測定102
6.1.5微生物的死亡及其測定103
6.2影響微生物生長的環境因數103
6.2.1溫度103
6.2.2pH106
6.2.3氧化還原電位107
6.2.4溶解氧107
6.2.5輻射109
6.2.6水的活度與滲透壓110
6.2.7重金屬111
6.2.8若干有機物111
6.2.9抗生素112
6.2.10其他因素113

7微生物的遺傳和變異116
7.1微生物的遺傳和變異現象和意義116
7.1.1微生物的遺傳和變異現象概述116
7.1.2遺傳和變異的意義117
7.2微生物的遺傳117
7.2.1遺傳和變異的物質基礎——DNA117
7.2.2DNA的結構與複製121
7.2.3DNA的變性和複性123
7.2.4RNA及其作用124
7.2.5微生物生長與蛋白質合成126
7.2.6微生物的細胞分裂127
7.3微生物的變異127
7.3.1變異的實質127
7.3.2基因突變的特點和類型127
7.3.3基因重組130
7.3.4基因工程及在環境保護中的應用132

8微生物生態學137
8.1生態學原理137
8.1.1生態學的定義和研究內容137
8.1.2種群和群落138
8.1.3生態系統139
8.1.4生態平衡141
8.1.5微生物生態系統與微生物生態學142
8.2土壤中的微生物142
8.2.1土壤的生態條件142
8.2.2微生物在土壤中的數量、種類和分佈143
8.2.3土壤自淨和污染土壤微生物生態144
8.3空氣中的微生物145
8.3.1空氣的生態條件145
8.3.2空氣微生物的來源、特點和種類145
8.3.3空氣微生物的衛生標準及生物潔淨技術146
8.4水體中的微生物148
8.4.1水體中的微生物群落148
8.4.2水體自淨和污染水體的微生物生態150
8.4.3水體富營養化155
8.5微生物之間及其與動物、植物之間的相互關係157
8.5.1微生物之間的相互關係157
8.5.2微生物與高等植物之間的相互關係158
8.5.3微生物與人類和動物之間的相互關係159

9微生物在環境物質迴圈中的作用163
9.1自然界的物質迴圈163
9.1.1物質迴圈與生物163
9.1.2水迴圈是物質迴圈的核心164
9.2微生物與碳迴圈164
9.2.1碳迴圈的過程164
9.2.2微生物在碳迴圈中的作用165
9.2.3微生物對主要含碳化合物的轉化和分解過程165
9.3微生物與氮迴圈170
9.3.1氮迴圈的過程170
9.3.2微生物在氮迴圈中的作用171
9.4微生物與硫迴圈174
9.4.1硫迴圈的過程174
9.4.2微生物在硫迴圈中的作用174
9.5微生物與磷迴圈176
9.5.1磷迴圈的過程176
9.5.2微生物在磷迴圈中的作用176

10微生物和環境污染控制與治理179
10.1廢水好氧生物處理中的微生物179
10.1.1好氧活性污泥法179
10.1.2好氧生物膜法185
10.1.3氧化塘186
10.2厭氧生物處理中的微生物187
10.2.1厭氧消化——甲烷發酵188
10.2.2光合細菌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189
10.2.3含硫酸鹽廢水的厭氧處理189
10.3廢水的脫氮和除磷190
10.3.1廢水脫氮和除磷的目的與意義190
10.3.2廢水生物脫氮原理及工藝190
10.3.3廢水生物除磷原理及工藝192
10.4有機固體廢物處理中的微生物194
10.4.1堆肥法194
10.4.2填埋法及滲濾液195
10.5廢氣生物處理中的微生物195
10.5.1廢氣的處理方法195
10.5.2含硫惡臭污染物及NH3、CO2的微生物處理196
10.6環境監測與微生物197
10.6.1水體污染的生物檢驗197
10.6.2利用微生物檢測環境毒性的方法197
10.7環境生物修復技術與微生物198
10.7.1環境生物修復技術概述198
10.7.2環境生物修復技術的類型199
10.7.3環境生物修復中的微生物200
10.7.4環境生物修復的發展前景200
10.8微生物與大氣CO2固定201
10.8.1微生物固定CO2的機理201
10.8.2固定CO2的微生物種類202
10.8.3環境中的固碳微生物202

11微生物學新技術在環境科學領域中的應用205
11.1固定化技術205
11.1.1固定化酶和固定化微生物的定義和特點205
11.1.2酶的分離提純206
11.1.3酶的固定化方法206
11.1.4細胞的固定化方法207
11.1.5固定化酶和固定化微生物在環境工程中的應用207
11.2微生物絮凝劑207
11.2.1微生物絮凝劑的特點208
11.2.2微生物絮凝劑的結構組成和化學本質208
11.2.3微生物絮凝劑的絮凝機理209
11.2.4微生物絮凝劑的合成和應用210
11.3分子生物技術在環境科學領域中的應用211
11.3.1核酸探針和PCR技術211
11.3.216S rDNA序列及其同源性的分析212
11.3.3生物晶片212
11.3.4高通量測序技術213
11.4微生物非培養技術的原理與應用214
11.4.1環境中微生物的多樣性和非培養微生物214
11.4.2微生物非培養技術的原理、特點214
11.4.3微生物非培養技術的應用216

12環境微生物學實驗218
12.1實驗須知218
12.2光學顯微鏡的使用及原核微生物的個體形態觀察218
12.2.1實驗目的218
12.2.2實驗材料與器皿218
12.2.3普通光學顯微鏡的原理、結構218
12.2.4顯微鏡的使用221
12.2.5實驗內容221
12.2.6思考題221
12.3真核微生物的個體形態觀察221
12.3.1實驗目的221
12.3.2實驗原理222
12.3.3實驗材料與器皿222
12.3.4實驗方法與步驟222
12.3.5思考題222
12.4四大類微生物菌落形態的識別222
12.4.1實驗目的222
12.4.2實驗原理222
12.4.3實驗材料與器皿223
12.4.4實驗方法與步驟223
12.4.5思考題224
12.5微生物細胞的直接計數和細胞的顯微測量224
12.5.1實驗目的224
12.5.2實驗原理224
12.5.3實驗材料與器皿225
12.5.4實驗方法與步驟225
12.5.5思考題226
12.6細菌的簡單染色和革蘭染色226
12.6.1實驗目的226
12.6.2實驗原理226
12.6.3實驗材料與器皿226
12.6.4實驗方法與步驟226
12.6.5注意事項227
12.6.6思考題227
12.7培養基的配製與滅菌227
12.7.1實驗目的227
12.7.2實驗原理227
12.7.3實驗材料與器皿228
12.7.4實驗方法與步驟228
12.7.5思考題230
12.8活性污泥中細菌的純種分離和培養230
12.8.1實驗目的230
12.8.2實驗原理230
12.8.3實驗材料與器皿231
12.8.4實驗方法與步驟231
12.8.5思考題233
12.9純培養菌體和菌落形態的觀察233
12.9.1實驗目的233
12.9.2實驗材料與器皿233
12.9.3實驗方法與步驟233
12.9.4思考題234
12.10細菌澱粉酶的測定234
12.10.1實驗目的234
12.10.2實驗原理234
12.10.3實驗材料與器皿234
12.10.4實驗方法與步驟234
12.10.5思考題235
12.11細菌菌落總數的測定235
12.11.1實驗目的235
12.11.2實驗原理235
12.11.3實驗材料與器皿235
12.11.4實驗方法與步驟235
12.11.5思考題237
12.12總大腸菌群的檢測237
12.12.1實驗目的237
12.12.2實驗原理237
12.12.3實驗材料與器皿237
12.12.4實驗方法與步驟238
12.12.5思考題239
12.13耐熱大腸菌群的檢測239
12.13.1實驗目的239
12.13.2實驗原理239
12.13.3實驗材料與器皿240
12.13.4實驗方法與步驟240
12.13.5思考題241
12.14環境樣品中總DNA的提取241
12.14.1實驗目的241
12.14.2實驗原理241
12.14.3實驗材料與器皿242
12.14.4實驗方法與步驟242
12.14.5思考題243
12.15PCR擴增總DNA中16S rDNA基因片段及瓊脂糖凝膠電泳243
12.15.1實驗目的243
12.15.2實驗原理243
12.15.3實驗材料與器皿244
12.15.4實驗方法與步驟244
12.15.5思考題245
附錄246
附錄一教學常用染色液的配製246
附錄二常用染色方法247
附錄三教學用培養基248
附錄四總大腸菌群檢索表(MPN法)251
參考文獻254

 

詳細資料

  • ISBN:9787122324405
  • 規格:平裝 / 255頁 / 16k / 19 x 26 x 1.2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3-1
  • 出版地:中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科普、電腦】高寶電子書暢銷書展:人生就是選擇的總和,全展75折起
 

購物說明

溫馨提醒您:若您訂單中有購買簡體館無庫存/預售書或庫存於海外廠商的書籍,建議與其他商品分開下單,以避免等待時間過長,謝謝。

大陸出版品書況:因裝幀品質及貨運條件未臻完善,書況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封面老舊、出現磨痕、凹痕等均屬常態,故簡體字館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外,其餘所有商品將正常出貨。 

 

請注意,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調貨時間:若您購買海外庫存之商品,於您完成訂購後,商品原則上約45個工作天內抵台(若有將延遲另行告知)。為了縮短等待的時間,建議您將簡體書與其它商品分開訂購,以利一般商品快速出貨。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翦商作者新作79折
  • 針灸匠張寶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