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到貨2本75折
近幽者默:林語堂傳

近幽者默:林語堂傳

  • 定價:408
  • 優惠價:87355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一個“快活的天才”,一個“勤奮的天才”。曾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致力於對中西文化的溝通,美國總統布希盛讚他的作品,他的書在西方暢銷四五十年不衰,他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最難寫的一章,他就是“一團矛盾”的林語堂。
 

作者介紹

施建偉,1939年生於江蘇蘇州,1961年畢業于南開大學中文系。1991年任國立華僑大學中國文化系主任兼海外華人文學研究所所長,同年被破格評為教授、並成為第壹批“國務院特殊貢獻專家津貼”獲得者;1993年任同濟大學文法學院副院長兼文化藝術系首任系主任、海外華文文學研究所首任所長、對外漢語部主任;2001年被同濟大學特聘為當年文科的“資深教授”。
 
2002年12月榮獲美國加州蒙特利派克市“榮譽公民”;2003年6月被聘為同濟大學“海外華文文學研究所”名譽所長;2007年任同濟大學世界華文文學研究中心名譽主任;同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中心”名譽顧問。已出版著作有:《魯迅美學風格片談》《幽默大師林語堂》《林語堂在大陸》《林語堂在海外》《林語堂廖翠鳳》《虎踞江東的孫權》《港臺作家傳記叢書》等,發表的文章和學術論文等三百餘篇。
 

目錄

第一章 頭角崢嶸的夢想家
山地的孩子——一個夢想主義的家庭——頭角崢嶸的夢想家
第二章 生活在雜色的世界裡
生活在雜色的世羿裡——外國傳教士的影響——父親的“家學”——去廈門上學——次見到外國兵艦——聖約翰大學的高才生——不能當牧師——教會學校的雙重影響
第三章 曲折的浪漫史
賴柏英——陳錦端——廖翠鳳
第四章 清華學校裡的“清教徒”
清華學校裡的“清教徒”——初識“有才智的人”——辜鴻銘的啟示
第五章 “在叢林中覓果的猴子”
出國留學——“在叢林中覓果的猴子”——告別哈佛大學——在法國和德國——獲得博士學位
第六章 《語絲》所孕育的文壇新秀
重返北京——初涉文壇——躋身於“任意而談”的語絲派——在《語絲》的搖籃裡成長——反對“勿談政治”
第七章 與員警搏鬥的“土匪”
“女師大”——用竹竿、石塊與員警搏鬥——以“土匪”自居——關於“費厄潑賴”的討論——“痛打落水狗”
第八章 “打狗運動”的急先鋒
“三一八”慘案——痛悼劉和珍、楊德群——怒斥“閒話家”——“打狗運動”的急先鋒——從“任意而談”到任意而“罵”——被列入了“名單”——加入了南下的行列
第九章 廈門大學的文科主任
出任廈大文科主任——國學研究院的“窩裡鬥”——惜別魯迅——魯迅離開後的風波
第十章 國民外交部秘書
在“甯漢對立”時來到武漢——目睹了風雲變幻的時局——在“寧漢合流”後離開武漢
第十一章 追隨蔡元培先生
從武漢到上海——重逢魯迅——受到蔡元培器重——深受學生愛戴的英文教授
第十二章 《剪拂集》和《子見南子》
《剪拂集》:對“語絲”的懷念——《子見南子》掀起軒然
第十三章 “教科書大王”的癖嗜
“教科書大王”和“版稅大王”——“南雲樓”的誤會——對中文打字機的癖嗜
第十四章 創辦《論語》半月刊
提倡幽默——在邵洵美的客廳裡——兩位得力的助手
第十五章 中國保障同盟的“宣傳主任”
“土匪”心又復活了——抗議希特勒的暴行——面對總部和胡適的矛盾
第十六章 歡迎蕭伯納
上海刮起一股“蕭”旋風——與蕭伯納共進午餐
第十七章 楊銓被以後
血濺亞爾培路——他沒有參加入殮儀式,但參加了出殯下葬儀式——“要談女人了!”和《論政治病》
第十八章 “有不為齋”齋主
暢談“讀書的藝術”——憶定盤路四十三號(A)的庭園——廖翠鳳是位賢內助——“有不為齋”的獨特情調
第十九章 活躍於文壇的“幽默大師”
論語派的主帥——退出《論語》編輯部——《人間世》創刊——關於 “論語八仙”種種
第二十章 與賽珍珠相遇
賽珍珠是個“中國通”——接住賽珍珠拋來的球——《吾國吾民》在廬山脫稿——《四十自敘》
第二十一章 “據牛角尖負隅”
生活裡不完全是鮮花和掌聲——和魯迅“疏離”——“欲據牛角尖負隅以終身”
第二十二章 向外國人介紹中國文化
《吾國吾民》一炮打響——舉家赴美
第二十三章 人生旅途上的新航程
臨別贈言——對美國文明的感受——與魯迅等人在《文藝界同人為團結禦敵與言論自由宣言》上——“西安事變”在美國的反響
第二十四章 《生活的藝術》暢銷美國
東西文化比較研究觀的總綱——推出“生活的高典型”的模式——異想天開的 “公式——幽默大師的玩笑——“每月讀書會”的特別推薦書
第二十五章 盧溝橋的炮聲傳到大洋彼岸
林語堂深信中國必勝——廖女士擔任了婦救會副會長——勇敢者的足跡:全家爬上了冒煙的活火山——從佛羅倫斯到巴黎
第二十七章 懷念戰亂中的故國
巴黎上空戰雲密佈——把錢存入中國的銀行——撫養六個中國孤兒
第二十八章 從法國到美國
在國際筆會上聲討希特勒——出名後的苦悶——從一個奇特的視角闡述中國古代的、姬妾
第二十九章 回到抗戰中的故國
在香港痛斥日、汪——到國外去為抗戰作宣傳——向“文協”捐獻私宅——以抗戰為背景的《風聲鶴唳》
第三十章 再回抗戰中的故國
提出治世藥方的《啼笑皆非》——在大後方高談東西文化互補——《贈別左派仁兄》
第三十一章 美國出版商的警告
懷著雙重的抱憾離國——何應欽給過他二萬美元嗎?——接受三所美國大學的榮譽博士稱號——林語堂的苦惱
第三十二章 發明中文打字機的苦與樂
發明中文打字機的苦與樂——面臨傾家蕩產的絕境
第三十四章 在坎城
在海邊別墅“養心閣”——反映華僑愛國主義精神的《唐人街》——把孔子和做比較——明快打字機後的命運
第三十五章 塑造理想的女性
《杜十娘》與《朱門》——李香君、芸娘、李清照
第三十六章 和賽珍珠決裂
林語堂後悔莫及——林、賽的政治分歧
第三十七章 南洋大學校長
南洋大學建校新加坡——提出當校長的條件——校長和校董會的衝突——談判——決裂
第三十八章 醫治受傷的心靈
醫治妻女們受傷的心靈——虛構了一個烏托邦的“奇島”——林氏筆下的武則天
第三十九章 鄉情:濃得化不開
初訪臺灣——反對“兩個中國”的陰謀——《匿名》和《從異教徒到基督教徒》
第四十章 美食之家
“伊壁鳩魯派的信徒”——和張大千的友誼——中西美食文化比較
第四十一章 盡力工作,盡情作樂
盡力工作,盡情作樂——一個旅行愛好者——釣魚的樂趣
第四十二章 《紅牡丹》和《賴柏英》
應邀在美國國會圖書館作報告——中南美美洲六國之行——一本“香豔”小說:《紅牡丹》——鄉情和愛情的疊合:《賴柏英》——《逃向自由城》與《無所不談》
第四十三章 歸去來兮
莊祝七十大壽——再訪臺灣——不能自已的鄉情
第四十四章 陽明山麓的生活
陽明山麓有一塊“生活的藝術”試驗田——在臺北繼交的朋友們——請黃女士處理私人信件
第四十五章 他是一個“紅學家”
林語堂和《紅樓夢》——喜愛中國書畫
第四十六章 “金玉緣”
“金玉緣”——個性截然不同的一對夫婦——陰陽互補的美滿婚姻
第四十七章 活躍於國際文壇
在國際大學校長大會上暢談東西文化的調和——林語堂與國際筆會的歷史淵源——國際筆會第三十七屆大會上的《論東西文化的幽默》
第四十八章 五十年前的夙願
主編《漢英字典》——陽明山麓的“有不為齋”——煙斗是他生命的一部分——寫作是一項艱苦的腦力勞動——林語堂的孔子觀
第四十九章 悲劇發生在幽默之家
中風的“初期徵兆”——長女自盡——廖翠鳳患了恐怖症——《念如斯》
第五十章 “一團矛盾”
在台港兩地歡莊八十大壽——總結一生的《八十自敘》
第五十一章 在後的日子裡
發生在耶誕節前夕的事——念念不忘六十年前的戀人陳錦端——在後的日子裡
後記
再版後記
 

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最難寫的一章
施建偉

“林語堂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最難寫的一章”,這是林語堂在《論語》時期的好友徐訐的原話。拙著《林語堂傳》,初版於1999年4月問世。當年,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的拳頭產品——《中國現代作家傳記叢書》在體例上一律沒有前言,我覺得言猶未盡,責編答:在後記裡說吧。所以初版的那篇洋洋數千言的後記,實際上是越俎代庖。因此,這次再版,不僅有再版前言,而且還保留1999年版的後記。


2014年2月14日,中央電視臺4套《跨越海峽兩岸的大師——林語堂》播出後,一位多年未曾謀面的老友從海外來電,他以幽默的口吻調侃道:主講嘉賓顏值巨變。是的,歲月,這是誰也無法逃避的現實。老友是2003年初在美國華語電視頻道KTSF-26——《跨越地平線》的節目中看到我的,一晃十幾年過去了。

想來,我選擇林語堂研究,已有三四十年之久,一路走來,話題不斷。

就近說吧,2012年香港《文學評論》第20期上,刊出了一篇報導。文中轉述海外和港臺地區學者批評大陸林語堂研究中的弊端:無視林氏對價值觀的堅持。在資訊時代,居然有人如此違背事實,令人費解。長期以來,某些生活在所謂言論自由語境下的人,常以諷刺挖苦大陸學者的“集體失語”為時尚,在林語堂研究領域,類似情況屢見不鮮。對此,筆者曾多次以實話直說為回應。今次,為提醒批評者——真相比偏見更重要,曾決心“封筆”的我,被迫“食言”,不得不舊事重提,以便讓事實來說話。

那是1989年元旦剛過,我專程從上海啟程經廈門直奔漳州平和縣,探訪林語堂的出生地。記得當時我做了隨機性的抽樣調查,發現絕大多數當地的老漳州,竟然不知林語堂為何人,令人無比惆悵。而在應對“林語堂何許人也”的提問時,我的答案只有一個:他是一位舉世聞名的文化名人,他應是漳州的驕傲……漫長的二十七年過去了,現在的漳州,人人都把林語堂看作漳州的驕傲。

特別是2007年12月6—9日,林語堂國際研討會在漳州舉行,以“國際研討會”名義為林語堂舉辦紀念活動,在這位舉世聞名的文化名人的家鄉,這是史無前例的,筆者有幸參與盛會。會上,不論是與會的官員和學者,還是會外的漳州百姓都眾口一詞地宣稱林氏是漳州的文化名片!我作為20世紀80年代最早一批在林語堂研究的禁區裡吃螃蟹的人,在大會發言中,回顧了自己探索歷程中的甜酸苦辣,對比眼前的盛況,在這巨大的反差面前,萬千感慨,可以用一個字概括:值!


我在會上做了《林語堂的精神遺產——堅持獨立思想和獨立品格》的發言,全文如下。

林語堂始終堅守自己的價值觀——歷史證明他的價值觀與當今世界主流文化的核心價值觀是接軌的。然而,在那時,這個顯而易見的價值觀卻被壟斷話語權的權威們粗暴地否定了。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林語堂當年曾是一位孤獨的尋夢者。

從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開始到六七十年代的四十多年間,林語堂雖然在國際上享有很高的聲譽,但他在國內一直是個有爭議的人物。我是在八十年代初撰寫《中國現代文學流派論》的有關章節時,陰差陽錯地“誤入”了當時還被視為學術禁區的林語堂研究領域的——現在的青年讀者也許不相信,我在大學中文系時是無法(準確地說是不允許)閱讀林語堂的著作的,因為學術上的“凡是”派,根據某人在特定環境下說的某些話,已把林語堂定性為反動文人。從50年代起,我們這一代人首先是從魯迅的作品中知道林語堂的名字,那些有關“打落水狗”或批判“幽默”的片面注解,造成了一代人對林氏的第一印象。實際上,一般人在五六十年代根本讀不到林語堂的原著原文。
 
80年代初,拿著校黨委的介紹信,證明是學術研究的需要,我才在上圖、徐家匯藏書樓等處讀到林語堂的一些作品。從這些不完整的資料中,我驚訝地發現原始的史料與當時文學史的流行觀點之間竟有如此落差。於是,我一不小心進入了“雷區”,“林語堂是魯迅早就下過結論的人……”這是一個極有殺傷力的警告。不少好心的朋友、前輩曾不止一次地提醒我。然而我鐵了心,不能對文學史上明顯的冤案熟視無睹。

讀過我所能找到的文字資料後,我的結論是,林語堂在風風雨雨的六十多年中,始終堅持獨立思考的品格和對理想主義的追求,從不放棄知識份子的獨立人格。他只做自己願意做的事,說自己願意說的話,不隨波逐流,不趨炎附勢。他繼承了中國古代士人的精神和傳統,百折不撓地守衛自己的核心價值觀。在“五四”以後,左右雙方都以“輿論一律”為己任的年代裡,林語堂是為數不多的堅持發出自己的聲音、拒絕失語的獨立人士。因此,就成為左右雙方輪番交替攻擊的靶子:時而把他當作盟友,加以拉攏;時而又把他視為不馴服的挑戰者,口誅筆伐。這種複雜的情勢使他成了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最不容易寫的一章”。他曾自詡為“一團矛盾”,而那些對他的評價,也真是一團矛盾、矛盾百出……但這種複雜的情勢也激勵了知難而進的有識之士對林語堂探索的興趣。
……

但是,由於林語堂的影響早已超越國界,所以,若從全球性的視角來評析林語堂的功過得失,那麼,林語堂在中國文化和文學史上的作用和地位,我認為主要不在於他在“分化”時的表現,而在於“分化”後,他作為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一個先驅者,為中西文化的交流而在世界文壇上所進行的鍥而不捨的努力。實際上,如果把林語堂的文化交流活動當作整個中華民族文化在走向世界過程中的一種探索和嘗試,那麼,也就不拘泥這一探索的積極結果和消極影響各占多大比重——不論是正面的獲得,還是反面的失去,都算是根深蒂固的中國傳統文化在更新轉型過程中所付出的一筆學費吧!


為了追尋林語堂的足跡,1991—1993年我曾受聘于林語堂故鄉閩南地區的華僑大學,當時,形成了一個以華僑大學海外華人研究所為核心的林語堂研究的學術群體。雖然,由於人員流動,這學術群體只有短短兩年壽命,但是,他們的學術成果已得到海內外同行專家的充分肯定。

1994年10月,我應邀赴臺北參加紀念林語堂誕辰百周年學術研討會時,有幸與林語堂的家屬林太乙夫婦、林相如女士等人直接交流,並與林氏在臺灣的大弟子黃肇珩、馬驥伸夫婦以及臺灣的學者專家們就林語堂研究直抒胸懷。我不僅在大會上宣讀了論文,而且還針對各種尖銳的提問,進行了熱烈的爭辯。在陽明山上的林語堂紀念館裡,我飽覽了臺灣學者的研究成果。

1995年8月,應香港作聯曾敏之先生和中華文化促進中心之邀,我赴港做了《林語堂的幽默情結》的學術報告。香港電臺也就林語堂研究問題,對我做了半小時的採訪報導,此時,正值林語堂誕辰100周年。因為按西曆計算,到1995年才真正是林氏誕辰百周年。因此,山西和福建分別都有紀念林氏的學術研討會。


從學術“禁區”到當下的局面,我作為一個中國現代文學研究者,為林語堂研究在近年來取得的成果而感到出自內心的喜悅。

近三十年來,我已發表和出版了有關林語堂的專著十冊,研究論文、人物傳記、隨筆雜感等,合計四五百萬字;在中國北京、上海、臺灣、香港以及美國等地多次接受電視專訪。然而,每次為一篇文章或一本著作畫上最後一個句號時,我從來沒有鬆口氣的感覺。也許是徐訐的那句話——“林語堂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最難寫的一章”——給了我無形的壓力。我總覺得,我,或者說我們與這位博學的文化名人之間,有著一條歷史的溝。要跨越這條溝,必須付出時間、精力和勇氣。


最後說明一點,原著五十萬零二幹字,再版未做過多的增刪,為的是保存歷史原貌,這個“原貌”的核心則是早在二十五年前,1991年拙著《林語堂在大陸》出版時,我大膽地把童年時的林語堂定位為“頭角崢嶸的夢想家”,把他的家庭定位為“一個夢想主義的家庭”。第一章的標題開門見山就是“頭角崢嶸的夢想家”,而且用整整兩個章節、四十六頁的篇幅、五千多字的內容,充分論證“夢想”對林語堂命運的決定性影響。當然,與馬丁·路德·金的美國夢,與今天眾口一詞的“中國夢”相比較的話,林語堂的夢只是出國留學成名成家的個人主義的夢,與前兩者的宏大夢想無法相提並論。在1999年4月版的《林語堂傳》中,我一字不動地保存了1991年文本中的第一、第二章的標題。我之所以強調這次再版對原版未做過多的增刪,只是免得有人以為突出林語堂的夢想家的性格有跟風之嫌,說笑了。再版與原版的區別是增加了再版前言、再版後記,並改正了原版中的若干文字錯誤。

施建偉
2016年12月12日於無境齋
 

詳細資料

  • ISBN:9787507547153
  • 規格:平裝 / 525頁 / 16k / 19 x 26 x 2.6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1-1
  • 出版地:中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文學小說-三體】《三體》小說的超深入解析:《寫給地球人的《三體》說明書》
 

購物說明

溫馨提醒您:若您訂單中有購買簡體館無庫存/預售書或庫存於海外廠商的書籍,建議與其他商品分開下單,以避免等待時間過長,謝謝。

大陸出版品書況:因裝幀品質及貨運條件未臻完善,書況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封面老舊、出現磨痕、凹痕等均屬常態,故簡體字館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外,其餘所有商品將正常出貨。 

 

請注意,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調貨時間:若您購買海外庫存之商品,於您完成訂購後,商品原則上約45個工作天內抵台(若有將延遲另行告知)。為了縮短等待的時間,建議您將簡體書與其它商品分開訂購,以利一般商品快速出貨。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哲學│歷史│文學 79折起
  • 翦商作者新作79折
  • 針灸匠張寶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