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到貨2本75折
跨語際實踐︰文學,民族文化與被譯介的現代性(中國,1900—1937‧修訂譯本)

跨語際實踐︰文學,民族文化與被譯介的現代性(中國,1900—1937‧修訂譯本)

  • 定價:288
  • 優惠價:87251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跨語際實踐的研究重心並不是技術意義上的翻譯,而是翻譯的歷史條件,以及由不同語言間最初的接觸而引發的話語實踐。本書所要考察的是新詞語、新意義和新話語興起、代謝,並在本國語言中獲得合法性的過程。

本書從跨語際實踐的視角,通過復原語言實踐中各種歷史關系賴以呈現的場所,分別考察了翻譯中生成的現代性的不同層面,以期重新思考東西方之間跨文化詮釋和語言中介形式的可能性。


劉禾,哈佛大學比較文學博士。現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終身人文講席教授,執教于東亞系和比較文學與社會研究所。1997年獲美國學界,藝術界最高榮譽之一的古根漢獎。主要英文專著有Translingual Practice(斯坦福大學出版社,1995),Tokens of Exchange(編著,杜克大學出版社,1999),The Clash of Empires(哈佛大學出版社,2004);中文著作有︰《語際書寫》(上海三聯書店,1999)等。
 

目錄


第一章 導論︰跨文化研究中的語言問題
等值關系的喻說,東方與西方
如何翻譯差異——矛盾的修辭
旅行理論與後殖民批判
主方語言與客方語言
歷史變遷論︰新詞與話語史
Ⅰ 國族與個人之問
第二章 國民性話語質疑
國民性的神話
魯迅與阿瑟‧斯密思
翻澤國民性
跨語際寫作的主體︰《阿Q正傳》的敘述人
第三章 個人主義話語
作為意義之源的主方語言
民國初年關于個人主義的論辯
Ⅱ 跨語際表述模式
第四章 “經濟人”與小說寫實主義問題
解讀《駱駝祥子》
第五章 欲望的敘事︰關于現實與夢幻
重構真實與虛幻的界限
魔幻如何被心理化
真實界的幻影
第六章 第一人稱寫作的指示功能
屈折語形態中人稱的指示功能
男性欲望和階級敘事的指示功能
懺悔之音
女性的自我言說
Ⅲ 國族建構與文化建構
第七章 作為合法性話語的文學批評
國族文學與世界文學
性別與批評
女性身體與民族主義話請︰重讀《生死場》
第八章 《中國新文學大系》的制作
1930年代的出版業與激進主義文學
趙家璧與良友圖書公司
《中國新文學大系》的編纂
經典、理論與合法化
第九章 反思文化與國粹
關于《國粹學報》
關于《學衡》
附錄
A.源自早期傳教士漢語文本的新詞及其流傳途徑
B.現代漢語的中-日-歐借貸詞
C.現代漢語的中-日借貸詞
D.回歸的書寫形式借貸詞︰現代漢語中源自古漢語的日本“漢字”詞語
E.源自現代日語的後綴前綴復合詞采樣
F.源自英語、法語、德語的漢語音譯詞
G.源自俄語的漢語音譯詞
文獻目錄
再版後記
 

不同的語言之間是否不可通約( incommensurable)?倘若如此,人們如何在不同的詞語及其意義間建立並維持虛擬的等值關系( hypothetical equivalences)?在人們共同認可的等值關系的基礎上,將一種文化翻譯成另一種文化的語言,這究竟意味著什麼?譬如,倘若不使一種文化經驗服從于( subjec-ting)另一種文化的表述(representation)、翻澤或者詮釋,我們還能不能討論——或者干脆閉口不談——跨越東西方界限的“現代性”問題?這二者之間的界限是由誰確定和操縱的?這些界限是否易于跨越?我們有沒有可能在普遍的或者超越歷史的立場上提出一些可信的比較範疇?

我在本書提出“跨語際實踐”( translingual practiCe)的概念,目的在于重新思考東西方之間跨文化詮釋和語言文字的交往形式究竟有哪些可能性。雖然過去20年間,對後殖民性、文化、身份認同( identity)、自我與他者等問題的復雜討論取得了長足的進展,但這些研究也充分表明,如果繼續將跨文化研究中的語言問題僅僅視為一種奢侈,或者僅僅視為對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之後果所進行檢討的一部分,這將是不可恩議的。後殖民理論家的著述發人深省,而且他們的研究方法所開啟的新思路使我們獲益匪淺。與此同時,我認為中國現代歷史與文學的研究,也必須直面種種現象與問題,而這些現象和問題無法被簡單歸結為西方統治與本土抵抗這一後殖民研究範式。經常讓人奇怪的、具有反諷意味的現象是,恰恰,批判西方主導論這一行為當中,批評者最終卻常常將統治者的權威僵化到這樣一種程度,即,非西方文化的能動作用儀僅被簡化為單一的可能性︰抵抗。

那麼,有沒有什麼其他方式可以更好地處理這個基本問題呢?霍米‧巴巴( Homi Bhabha)的《文化的定位》(The lo-cation of Culture)一書精心闡述的混雜性(hybridity)一詞,旨存通過消除自我與他者之間的對立,使後殖民的研究趨向擺脫僵化的模式,從而能夠把握各種復雜細微的差別。他將注意力集中在家國之外( diasporic)的情境,在這樣的情境中,歐洲宗主國語言被殖民地本土方言所浸染而獲得混雜性,這些方言又反過來諷刺了殖民者語言假定的完整性。巴巴酷愛援引的拉什迪( Salman Rushdie)筆下那個U吃的印度人西索迪亞(S.S.Sisodia),便精彩地道出了這一後殖民漫畫像︰“Thetrouble with the Engenglish is that their hiss hiss history hap-pened overseas,so they dodo don﹀t know what it means”(英國……國人的麻煩是,他們的隸……隸……歷史發生在別處,所以他們不……不……不明白這歷史的含義。Rushdie,p.343)。但是我們不該忘記,在這個世界的許多地區,歐洲宗主國語言並不通用,它們既不能與本土語言相匹敵,更無法獲得國族語言或方言的地位。那麼,關于歷史、能動性、霸權、現代性以及主體性等問題,那里的人和地區的經驗,又能給我們一些什麼啟示?

……
 

詳細資料

  • ISBN:9787108025744
  • 規格:精裝 / 495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2版
  • 出版地:中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語言學習(文學)】當代文學經典書展|【反抗文化經典】《在路上》特價199元
 

購物說明

溫馨提醒您:若您訂單中有購買簡體館無庫存/預售書或庫存於海外廠商的書籍,建議與其他商品分開下單,以避免等待時間過長,謝謝。

大陸出版品書況:因裝幀品質及貨運條件未臻完善,書況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封面老舊、出現磨痕、凹痕等均屬常態,故簡體字館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外,其餘所有商品將正常出貨。 

 

請注意,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調貨時間:若您購買海外庫存之商品,於您完成訂購後,商品原則上約45個工作天內抵台(若有將延遲另行告知)。為了縮短等待的時間,建議您將簡體書與其它商品分開訂購,以利一般商品快速出貨。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簡體週年慶
  • 中信5折起
  • 曬書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