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股族閱讀書展
靈魂修理師:遇見無法逃離「自覺不完美」情緒而壞掉的人

靈魂修理師:遇見無法逃離「自覺不完美」情緒而壞掉的人

PROBLEMS OF NEUROSIS : A BOOK OF CASE-HISTORIES

  • 定價:350
  • 優惠價:5175
  • 優惠期限:2024年06月15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別再那麼努力把自己弄壞了!
現實世界的確處處皆是絆腳石,人也時時刻刻在犯錯,但小失誤並無妨,反而能讓我們更趨向正常。

20世紀最了不起的心理學家之一――阿德勒
一系列精神官能症案例分析與治療
對人生的意義給了答案

  阿德勒認為所有精神官能症患者都有一個不為人知的「虛構目標」――想成為一個完美的人。因此,每一個精神官能症的案例,都可以理解為患者努力想擺脫自卑獲得優越感。

  精神官能症的病人面對生命中的問題時,典型的反應是擔憂自己會失敗,甚至不斷放大這股恐懼。精神官能症狀都是源自於對失敗的恐懼,即使表面上看來好像是因生命中不可抗拒的因素而妥協,然而事實上,病人是因為強烈自覺矮人一截,才決定停下腳步脫離現實、逃避面對問題。

  阿德勒從各種形式的精神官能症到更嚴重的精神病狀況,提供了一系列的案例研究,聚焦在精神官能症的原因以及如何治療,讓人們得以了解精神官能症的運作機制,同時也為實務上的精神治療指引明確的道路。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


  奥地利的精神病學家,維也納醫學博士,精神分析學派代表之一,同時也是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人本主義心理學先驅,現代自我心理學之父。曾追隨佛洛依德探討神經症問題,但也是精神分析學派內部第一個反對佛洛依德心理學體系的人。阿德勒一生主張「心理學要為生活和生命服務」,對後續的西方心理學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譯者簡介

高子晴


  台灣大學護理學系。譯作多為短篇小說與學術文件,喜歡藉由翻譯接觸不同領域。人生樂趣是品味美食,癡迷音樂劇,以及寫點小故事。

楊文瑤

  彰化師範大學翻譯所畢業,多年字幕及數位行銷部落格翻譯經歷,另有書籍譯作《爸爸怎麼變成兔子了》、《誰溜進我的心肝裡?》。

 
 

目錄

序――正統醫學承認精神疾病的歷史回顧
精神分析的興起――身體與靈魂必須一起治療
精神官能症與器官缺陷的關聯
精神官能症患者的虛構目標――成為一個完美的人
精神官能症患者努力想擺脫自卑獲得優越感
深入觀察、接觸所有生命的心境
 
I 追求優越感失敗的靈魂
不應該過分強調遺傳理論
生命風格――面對生命的一套固定態度
精神官能症狀都是源自於對失敗的恐懼
所有的夢都會創造出心境
案例:
1 焦慮、害怕做決定的少年
2 「什麼也不做」的三十五歲男性
3 事業成功卻想自殺的四十歲男性
4 贏不過姊姊而壞掉的二十七歲女性
 
II無法處理人生三大問題的靈魂
利用自己的脆弱來讓別人注意
躁症病人會對自己施壓
案例:
5 強勢卻嫁給軟弱男人的憂鬱女性
 
III缺乏社群情懷的靈魂
社群情懷並非一出生就有
罹患精神官能症的三種兒童類型
男性傾慕――當前文化賦予了男性特權
案例:
6 以內疚作為神經質優越感的次子
7 認為身為女人就是失敗的二十六歲女性
 
IV無法面對愛情與婚姻的靈魂
社群情懷對愛情的重要性
真正了解人生原型才能解決問題
愛情與人生優越感目標的關聯
案例:
8想用愛情與婚姻主宰妻子的男人
9利用頭痛催促男方結緍的女孩
 
V神經質靈魂的心理治療
過度男性主義下的影響
找出病人是否無法解決他正面臨的問題
千萬不能用強迫的方式來治療病人
有社群情懷的人面對人生總是怡然自得
案例:
10 自認是先知的十五歲男孩
11無法面對人群講話的四十歲商人
12透過酒精逃避日常責任的男人
13 以自殺吸引媽媽注意力的醫科學生
 
VI把情緒當武器的靈魂
神經質病人常利用真理來輕視他人
案例:
14 以憂鬱作為優越感手段的五十歲男性
15 生命風格如同乞求者的三十六歲男性
16 用乞求藝術成為「國王」的五十四歲男性
17 罹患公共場所恐懼症的五十三歲男性
18 拒絕母親轉而投向父親的男性
 
VII從家庭星座墜落的靈魂
長子必須面對次子出生的挑戰
次子試圖超越長子
次子為革命者
么子容易受到過度縱容或刺激
獨生子女常是甜美可人的孩子
更多關於獨生子女的災難性案例
姊妹中長大的男孩與兄弟中長大的女孩
案例:
19 害怕吞嚥的男性
20 無法超越哥哥又被保母寵壞的次子
21 整天都在清洗自己的次女
22 幻想自己罹患癌症的么子
23性倒錯的男孩
24不斷留級的女孩
 
VIII在記憶中迷失的靈魂
身陷危險的記憶
案例:
25「看」成了強迫行為的男人
26 有好動特質的病人
27 罹患臉紅恐懼症的學生
 
IX最病態的靈魂
以傷害他人來成就優越感
白日夢是對現實的雙重脫節
用嫉妒為手段來建立優越感關係
案例:
28 罹患恐紅症以自殺告終的三十二歲男性
29 有紅髮自卑、吞氣症的四十五歲男性
30 與近親結婚的四十歲男性
31 從富裕落入貧困的偏執狂
32 嫉妒引起心臟精神官能症的女性
33 被未婚妻背叛的三十八歲男性
34 有同性戀傾向的十四歲男孩
35 排斥性生活的二十歲女性
 
X害怕死亡的靈魂
職業生涯的選擇受人生原型的影響
從睡姿中了解人生的態度
 
XI器官失能與自我欺騙的靈魂
性功能障礙――拒絕人際關係
夢境帶來陶醉感――徹底抗拒現實生活的邏輯
案例:
36 把焦慮當成控制丈夫的武器
37 拿耶穌基督來評判別人的女性
38 想報復父親的女性
39 只與已婚男人發生性關係的女人
40 認為妻子不愛他而頭痛的男人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0637595
  • 叢書系列:i生活
  • 規格:平裝 / 272頁 / 14.8 x 21 x 1.7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書籍延伸內容

歡迎光臨心理相談所

 

內容連載

[5]強勢卻嫁給軟弱男人的憂鬱女性
 
有一位四十六歲、冰雪聰明的女人,八年前來找我時已經罹患憂鬱症三年了。她在十六歲時結婚,前十年的婚姻中沒有孩子,於是就收養了一個,但她並沒有告訴這個孩子自己不是他的生母,這種情況通常會導致孩子日後的不快樂,後來這個女人連生了兩個女兒。她婚後就在丈夫的事業中工作,也因此對他的事業瞭若指掌。接著,她的丈夫在幾年後邀了一位合夥人加入,她的重要性隨之降低,所以也就不願跟丈夫一起工作了。她在父親病倒前就與那位合夥人爭執不斷,接著她為了照護父親而退出了丈夫的事業,父親康復後,她就被診斷出憂鬱症了。她開始懷疑丈夫對她隱瞞了事業上的事,如果他沒有立刻告訴她每件她想知道的事,她就會哭泣。她想控制丈夫,而哭泣是她設法征服對方的手段;哭泣通常被視為是一種對他人的指控。其實她丈夫的生意在財務上運作良好,因此,她也沒有必要了解所有生意上的運作細節,但是如果她無法得知一切,就會感到自己被排除在外、屈居下風。
 
她是個堅定強勢的女人,因為想控制對方而選擇與一個軟弱的男人結婚。當然,選擇一個相互對等的伴侶通常也顯示著更高層次的勇氣,對於兩個為了寬慰與豐富彼此人生的人來說,下定決心結婚、共同生活是個正面而有益的任務。而當有人選擇一個較為弱勢的伴侶(社經階級較低,或是有惡習如酗酒、嗎啡癮、怠惰等),希望能「拯救」伴侶,那麼這個人算是背叛了他自己內心潛藏的優越感需求。這個女人呈現出真正的憂鬱症所具有的主要症狀,她的體重持續穩定的減輕、難以入眠,而且早上總是比晚上更感覺到憂鬱。此外,她也擔心、害怕全家都將陷入飢寒交迫的困境。
 
在處理此案時,我的首要目標是協助她與丈夫和解,我試圖向她指出她的丈夫正逐漸衰老,她不應該因此生他的氣,而應該以更溫和委婉的態度對待他。我解釋道:要讓丈夫順從,有比哭泣更好的作法,而且弱者總是會做出某種反抗,畢竟沒人能忍受持續不斷的被控制,人們若想和諧地共同生活,就必須平等對待彼此。

會員評鑑

4.5
2人評分
|
2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4.0
|
2022/12/26
劇透警告
嚴格意義來說,本書不是阿德勒的著作,只要用原文書名Google一下就知道了,作者是英國作家Philip Mairet,希望出版社能夠釐清這件事情。


因為我沒看過阿德勒的所有原典,不好評論本書是否足夠純正,但乍看之下似乎是有一些其他心理師的觀點,建議讀者斟酌參考。
展開
user-img
4.5
|
2021/09/15
阿德勒(Alfred Adler)在台灣已經是為人熟知的心理學家,閱讀《靈魂修理師:遇見無法逃離「自覺不完美」情緒而壞掉的人》之後,跟隨著阿德勒闡述諸多個案,並藉著輕柔訴說故事般的口吻,娓娓道出在「個體心理學」層面,如何關照精神官能症的議題。

特別的是,《靈魂修理師》十一個章節頁的編排設計,有如暈開的淡雅水墨,讓非心理學專業的我,更嘗試用不同角度、經驗、其它書籍的「對讀」方式,來更深刻思考現代社會(尤以全球Covid-19疫情期間更加劇)的精神困境。

閱讀、聆聽阿德勒在書中的觀點述說,讓人也仿若感受到他在身旁,談自卑、討論焦慮、嫉妒、偏執、脆弱、內疚...,以及諮商的過程採取「協作」、診治過程中,洞察患者/病友的「潛藏的真實性格」,並且了解到情緒自傷與傷人的過度強烈作用力,因而有許多實際的建議-例如「間接治療」、或者放到社會、工作、家庭等多重交織的「情境」,都是至關重要的!

談到診斷,在此並非粗暴式的給予決斷、矯正等手段,較為有意思的是,阿德勒希望能夠對「症狀」的擱置、更多理解,抓出肇因,更靠近求診者的「人生目標」何在,並且討論到「原型」的概念...;當然,這非常不容易,我也會想到《逃避人性》刻劃的人性恐懼與自我保護機制、牽扯出人類情緒的複雜度、並且有多重力量的拉鋸。

不過,正因為如此,《靈魂修理師》也像在陪伴著我這個閱讀者,令我想到近期聽到法國漫畫博物館跟精神疾患醫院的共同合作案例,既是讓參與者與工作者相互照護、肯認、共同協力,也讓我理解到心靈意識從非純淨潔白一片,只是儘管偶有灰暗、陰霾是時而侵擾、中斷、或者讓思緒無法寧靜安歇,我都會想到另一位心理分析師Joseph Cambray在討論榮格《共時性》議題裡,描述了宇宙初誕生、能量與其後的意識、心靈逐漸接壤的漫漫長路,或許《靈魂修理師》能夠給予我的,便是在當代社會、全球疫情裡面,找尋到更多安適的「意義」吧!
展開
 

特惠贈品

載入中...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OKAPI世界閱讀日|植感閱讀】讓植物告訴你,你現在是什麼狀態,需要閱讀什麼?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天下文化_領券
  • 時報全書系
  • 尖端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