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五社聯合書展
種族、偏見與歧視

種族、偏見與歧視

Race, Prejudice, and Discrimination

  • 定價:350
  • 優惠價:79276
  • 優惠期限:2024年04月30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與種族問題相關的歧視,一向是各種偏見的重中之重,
古今皆然,不分東西。
多數人自以為不在其中,少有人承認自己帶有偏見的眼光和態度,
但日常生活中,仍進行著各種歧視的行為,以及制度。

  《種族、偏見與歧視》從三個面向切入,輔以當今的視角,全面性地探究相關議題。

  古代篇由蒲慕州教授執筆,列舉古代埃及、西亞、中國三支主要上古文明對其周圍異族之心態、誤解、偏見與歧視。

  日常篇由艾斐然(Philomena Essed)教授執筆,分析當今社會裡的種族主義,並以其在加州與荷蘭口述訪談的二十五位蘇利南與非裔女性為例證,記錄其平日所經歷的差別性待遇。日常的種族主義,日復一日,永遠重複,已是全球的挑戰。

  超越篇由高德維 (David Theo Goldberg)教授執筆,希望後種族主義的時代,能預見我們的社會透過積極擁抱,使種族差異越變越小,而不是在勉强接受的同時,卻又壓迫、排斥或邊緣化那些被認爲不同的人們。

  陳秀熙教授提出,全球因新冠疫情而採取的封鎖與隔離等措施,造成各種種族歧視、健康不平等、貧窮與飢餓、失業等問題,這些弱勢者在疫情中更被歧視和邊緣化。

  石富元醫師以臺灣傭工與醫院沉默辛勞的外籍看護為例,點明偏見與歧視絕非歐美白種人的專利,只有發自內心對歧視與偏見的深刻自覺,才是所有救贖行動的開始。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蒲慕州


  臺灣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約翰霍浦金斯大學埃及學博士。現任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教授兼副系主任、人文學科研究所比較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曾在台北中央研究院及美國加州大學、哥侖比亞哥倫比亞大學、葛林耐學院等地工作教學。研究領域包含埃及學、中國古代宗教及社會史、比較古代史。專著有《法老的國度:古埃及文化史》、《尼羅河畔的文采:古埃及文選》、《追尋一己之福:中國古代的信仰世界》、Wine and Wine Offering in the Religion of Ancient Egypt、In Search of Personal Welfare: A View of Ancient Chinese Religion、《西洋上古文化》、Enemies of Civilization: Attitudes toward Foreigners in Ancient Mesopotamia, Egypt and China、Daily Life in Ancient China(劍橋大學出版社出版)等。

艾斐然 (Philomena Essed)

  美國安提阿(Antioch University)大學教授,荷蘭烏特勒支大學(Utrecht University)附屬研究員。阿姆斯特丹大學博士,南非比勒陀利亞大學(University of Pretoria)榮譽博士、瑞典于默奧大學(Umeå University)榮譽博士。她的研究跨文化、跨國家與跨領域,作品在美國、加拿大、英國、德國、芬蘭、瑞典、俄羅斯、南非等國採用;她在許多國家教學及演講,用英語和荷蘭語寫作。經典作品包含荷蘭語 Alledaags Racisme (英文版 Everyday Racism: Reports from Women of Two Culture及 Understanding Everyday Racism: An interdisciplinary Theory等等。她擔任國際與國內政府機關及非政府機關顧問、致力於實踐社會公義,2011年獲得荷蘭女王頒布爵士(Knighthood)。

高德維 (David Theo Goldberg)

  美國加州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Humanities Research Institute)所長。美國紐約市立大學博士。曾任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教授。專作有Racist Culture: Philosophy and the Politics of Meaning、Ethical Theory and Social Issues、The Racial State、The Threat of Race 等等。研究領域包含:種族與種族主義,社會學與政治學理論、社會法治研究,法律與社會、南非。研究計畫的贊助單位包含:麥克阿瑟基金會(MacArthur Foundation)、博物館和圖書館服務研究所(IMLS)、福特基金會(Ford Foundation)、洛克菲勒基金會(Rockefeller Foundation)、安德魯·W·梅隆基金會(Mellon Foundation Hearst Foundation)、美國國家人文學術基金會(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Humanities)、美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洛杉磯猶太社區基金會(Los Angeles Jewish Community Foundation)、比爾及梅林達--蓋茨基金會(Gates Foundation)。

石富元

  臺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臺大醫學院急診醫學科兼任助理教授,臺大癌醫中心醫院總務室主任,曾任台大醫院安全衛生室主任。台大醫學院醫學士,台大預防醫學研究所博士。研究領域在急症醫學、內科學、災難醫學、重症醫學、生物統計。榮獲台大醫院109年教學付出獎。

編者簡介

熊秉真


  臺灣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布朗大學歷史學博士及碩士,哈佛大學理學碩士。現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下屬學術機構國際哲學與人文科學理事會(CIPSH)秘書長、亞洲新人文聯網(Asian New Humanities Net)主席、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國際哲學及人文科學委員會新人文講座。研究領域包括近代中國社會文化史、近世兒童史、中西性別研究、中國醫療文化史。曾於美國康乃爾大學歷史系、美國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學社、德國柏林自由大學歷史與文化研究系、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等地工作教學。專著有A Tender Voyage: Children and Childhood in Late Imperial China(史丹佛大學出版社出版)、《童年憶往:中國孩子的歷史》、《安恙:中國近世兒童的疾病與健康》等。

陳秀熙

  臺北醫學大學牙醫系畢業,陽明大學碩士,劍橋大學博士及碩士。現任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曾任臺灣大學公衛學院副院長以及公共衛生碩士學位學程主任。研究領域包含生物統計、流行病學、預防醫學。曾獲科技部傑出科學獎、芬蘭科學院芬蘭國家科學院傑出教授獎、財團法人青杏醫學文教基金會「青杏醫學獎」、國科會傑出研究獎。

譯者簡介

黃咨玄


  人文領域教育家,大陸廣州市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副研究員,國際埃及學家協會會員,美國埃及研究中心會員。臺灣藝術大學畢業,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史碩士、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埃及學碩士,香港中文大學歷史學博士。,研究方向是埃及古王國藝術、中國漢代藝術、比較美術史、藝術與認知心理學等。著作為《古埃及文明實錄》(The footsteps of ancient Egyptian)。譯作〈早期中國藝術中的精靈與載體〉(Martin J. Powers論文“spirits and identity in early Chinese art”,收錄於蒲慕州主編《鬼魅神魔:中國通俗文化側寫》)。

 
 

目錄

序言 種族、偏見與歧視:因何來,怎麼去?/熊秉真

古代篇/蒲慕州
導言 文明之勁敵
追索古代的他者
觀察他者,反照自我

日常篇及跨越篇/艾斐然(Philomena Essed)、高德維(David Theo Goldberg)
導言

日常篇/艾斐然(Philomena Essed)
當今社會裡的種族主義
日常生活中的種族主義:一個全球的挑戰

跨越篇/高德維(David Theo Goldberg)
種族比較,關聯式種族主義:方法論上的一些思考
現在已經是後種族主義時代了嗎?
後種族主義的歷史

新冠肺炎:種族偏見及歧視問題/陳秀熙
理解歧視與偏見是人類救贖的起點/石富元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0858273
  • 叢書系列:聯經評論
  • 規格:平裝 / 244頁 / 14.8 x 21 x 1.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理解歧視與偏見是人類救贖的起點
石富元


妹妹的生肖屬虎,而我屬龍,小時候每當親戚有婚喪喜慶的場合,需要一個小朋友參加一些儀式,我常常是雀屏中選的那一個,但是妹妹時常連進去那個場合都不行,我當時並不知道為什麼,但還是很慶幸自己不是屬虎的。想像中,有些人的頭頂就有一隻隱形的老虎,當你不小心出席了一場婚禮,玉皇大帝就會讓哪一對新人成為怨偶,可是如果另外一個人頭頂是一隻龍,這對新人就會百年好合。當年齡漸長,參加這些儀式好像也不是一件重要的事情,生肖就不再是重點,很多時候甚至希望自己是不需要出現的。年歲漸長,逐漸地會面臨到人生更多的不平等,很多是人一生下來就已經決定的,這時候開始會去思考為什麼會有歧視及偏見。在台灣的時候,因為求學過程一路相當順遂,並不特別感受到有什麼歧視,出社會之後從事醫療工作,也算是社會上體面的行業,所以並不會覺得我們的社會有歧視,甚至認為有些人被歧視,是因為他們不夠努力,或是做過一些不好的事情,也算是咎由自取。

直到出國在美國華府進修時,沒多久就能夠很明顯地感受到歧視的問題。由於華府大部分的住民都是黑人,過去在電影上的刻板印象,在大眾運輸或是公共場所跟他們坐在一起時,心裡還是會有一些恐懼。比較多的接觸之後,我發現大部分的黑人其實都很善良而且樂於助人,跟原先的想像有很大不同。到商店買東西或是接洽銀行開戶、電信瓦斯水電申請時,反倒就能感受到差別待遇,我們和白人的外型不一樣,講外語口音非常重,對於他們的文化不太了解,有些時候很難聽懂他們在問什麼,歧視別人的時候不會有感覺,當被歧視時才真正體會到歧視的存在。在美國的急診室,看到一些第三世界國家的病人,包含中南美洲、東南亞、東歐等的移民,很明顯地就跟美國當地人有很大的不同,感覺上他們的眼神總是透露著不安與恐懼,除了忍受傷病的折磨之外,還必須面對很多可能的差別待遇。美國是一個民族的大熔爐,每個人外型的差距、種族、宗教信仰都有很大的不同,所以要靠著非常多的法規制度,才能夠維持社會的正常運作。

會員評鑑

5
1人評分
|
1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5.0
|
2021/12/14
劇透警告
本書從「古代、日常的種族問題與跨國比較」談起,最後以「新冠肺炎」重新解讀各國、不同族群在疫情下,受到多少不平等的待遇。其中,〈當今社會裡的種族主義〉讓我印象深刻,內容是作者訪談非裔美國人與蘇利南女性,了解黑人女性與白人相處情況,討論種族主義的影響與意義。

作者清楚地說明受訪者分成兩群的差異及目的,這也是質性研究法會講到的立意抽樣(purposive sampling),而且,提到自己訪談的技巧,像是提問時如何不矮化女性,避免問她們「你覺得那是歧視嗎?」以確保研究者維持友善的討論環境。另外,作者整理兩群受試者的差異、種族問題的故事,譬如荷蘭最近開放黑人能拍廣告,廣告台詞說明使用他牌家庭燙髮卷就能和非洲女性一樣擁有靓麗捲髮。然而,實際上所謂「美麗」也具有白人的審美觀點。除了訪談內容,作者哲學性地討論種族、民族、偏見、種族主義之間的界定,同時,也引進「文化性、制度性、個人性」解讀種族主義,讓我很清楚地知道作者的研究歷程。

最後,新冠肺炎再次凸顯種族差異所造成的歧視、資源分配的不公平,我想,本書綜觀古今中外的案例,除了給我們讀者認識種族歧視之問題,更重要的是,在台灣的我們能夠怎麼做?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生活風格】堡壘文化|奇光|雙囍|廣場,電子書聯展, 單本88折,雙書82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經典翻譯文學展
  • 世界閱讀日(書評)
  • 兒童自然生態展_本本折$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