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繪本展
栽種番薯的基督:臺灣本土基督教社會實踐研究

栽種番薯的基督:臺灣本土基督教社會實踐研究

  • 定價:320
  • 優惠價:9288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272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本書共收錄了七篇文章。第一篇先剖析臺灣長老教會的政治神學基礎,從長老教會所公告的政治性「宣言」與「牧函」,整理出長老教會政治關懷之演變。第二篇從理論面、實踐面來探討何謂「創新喪禮」,並從儀式功能之角度思考追思三禮的意義與貢獻。第三篇以淡水區每年六月二日的「馬偕日」為例,爬梳出區公所與地方教會團體的互動脈絡。

  第四篇以臺灣基督長老教會「一領一‧新倍加」運動為例,了解「宗教組織變革」的意義與其必要性,藉由訪談實際推動者、教會人士與教會學者,檢視從五〇年代開始長老教會所提出的宣教策略並提出建議。第五篇是探討家庭宗教教育的的基本原則與核心概念,重新勾勒臺灣的家庭宗教教育之可行輪廓。

  第六篇以真理大學聖經課程為例,詳述基督教大學如何完善聖經課程教學方法與模式。第七篇系統性介紹長老教會「松年大學」的沿革、現狀與課程等,而後討論長老教會的高齡教育策略,未來教會如何以此機制配合政府的「長照2.0」政策,讓福音的傳遞無遠弗屆。

本書特色

  1.剖析臺灣長老教會的政治神學基礎;探討何謂「創新喪禮」,並從儀式功能之角度思考追思三禮的意義與貢獻。

  2.以淡水區每年六月二日的「馬偕日」為例,爬梳出區公所與地方教會團體的互動脈絡。

  3.以臺灣基督長老教會「一領一‧新倍加」運動為例,了解「宗教組織變革」的意義與其必要性。

  4.探討家庭宗教教育的的基本原則與核心概念;以真理大學聖經課程為例,詳述基督教大學如何完善聖經課程教學方法。

  5.系統性介紹長老教會「松年大學」的沿革、現狀與課程等,討論未來教會如何以此機制配合政府的「長照2.0」政策。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蔡维民


  學歷:輔仁大學哲學博士、臺灣基督長老教會臺灣神學院道學碩士

  曾任:
  真理大學宗教文化與組織管理學系主任/所長
  真理大學台南校區處長
  真理大學行政副校長
  真理大學代理校長
  行政院內政部宗教諮詢委員
  考試院高等考試典試委員

  現任:
  真理大學宗教文化與資訊管理學系教授/系主任/所長
  行政院內政部宗教諮詢委員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宗教團體法關懷小组委員
  臺灣神學院基督教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
 
 

目錄

【臺灣長老教會政治關懷之變與不變】
一、前言
二、長老教會的政治神學基礎
三、長老教會政治神學思想之落實
四、長老教會政治理念的挑戰與回應
五、結論──從「政治關懷」反思「教會政治」
六、參考資料

【臺灣基督教喪葬儀式之變遷──以客家教會「創新喪禮」為例】
一、前言
二、臺灣基督教喪禮儀式之探討
三、「創新喪禮」之意義與實踐
四、從儀式功能再思「創新喪禮」
五、對於「創新喪禮」幾點批判性的反思
六、結論
七、參考資料
附件一:基督教喪葬程序實例
附件二:追思三禮的程序與作法內容表
附件三:臺灣基督教喪葬儀式相關相片

【鎮公所與教會團體之互動研究──以淡水「馬偕日」活動為例】
一、前言
二、馬偕與淡水的發展
三、「馬偕日」與淡水鎮公所
四、從「馬偕日」來看鎮公所與地方基督教會之互動
五、結論
六、參考資料

【從「組織變革」概念反省臺灣基督長老教會之宣教策略──以長老教會「一領一‧新倍加」運動為例】
一、前言
二、組織變革的意義與長老教會的組織特質
三、長老教會歷年來的宣教運動
四、從組織的觀點來反省長老教會的宣教策略
五、結論
六、參考資料

【基督教家庭宗教教育的理論與實踐──臺灣經驗分析】
一、前言
二、家庭宗教教育的經典與歷史淵源
三、個案研究與分析
四、進行家庭宗教教育的基本原則與核心概念
五、結論―個人經驗的分享與反省
六、參考資料

【在大學通識教育放入聖經課程之研究──以真理大學聖經課程為例】
一、前言
二、各校通識聖經課程之實施原則與方式
三、真理大學的聖經課程
四、個人教學簡介
五、通識課程中之「聖經課程」綜合分析
六、結論
七、參考資料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高齡教育策略與實踐──以長老教會松年大學為例】
一、前言
二、高齡教育與「在地老化」在臺灣之發展
三、長老教會松年大學之介紹
四、從松年大學初窺長老教會的老人教育策略
五、松年大學與長照2.0
六、結論──從「宗教對話」觀點反思
七、參考資料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3268833
  • 叢書系列:光與鹽
  • 規格:平裝 / 224頁 / 14.8 x 21 x 1.16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鎮公所與教會團體之互動研究──以淡水「馬偕日」活動為例】

一、前言

淡水是東南亞海陸的中途站,大屯山又是極好的航途指標,因此至今七千年來一直有人類入居淡水,以部落形式過著漁獵、放耕的生活。淡水原住民皆屬居住於臺北一帶的凱達格蘭平埔族住民,早期中國和日本的船隻,經常停泊淡水,和他們從事貿易。到了十六世紀,西方海權強國,開始逐鹿亞洲,西班牙人於1629年的秋天,築聖多明哥城、建教堂,以做為殖民和宣教的基地,與赴中國、日本貿易及宣教的跳板。他們由淡水溯河入臺北平原,降服諸部落,並擴張勢力到新竹和宜蘭一帶。1641年,荷蘭為防止中日貿易路線被西班牙截斷,遂驅逐西人並重新築城(即今之「紅毛城」)。他們除了鎮撫平埔族,也招聚漢人來此拓墾,並致力於硫磺、鹿皮及土產的運銷,更利用淡水為港口和中國互市。

1661年,鄭成功渡海東征,驅逐南臺灣的荷蘭人,淡水也暫歸明鄭。此後,淡水除了原有「漢番交易」之外,漢人已漸漸到此從事拓墾,直到明鄭降清。漸漸的,淡水因與大陸最近,本身又為良港,「滬尾」由漁村漸成街庄和通商港口。康熙年間淡北開治設防,淡水由番社漸成村莊,山區也逐漸開拓。嘉慶年後,淡水不僅成了附近聚落的日常生活消費和物產集散地,也成了地區文化和祭祀的中心,主要廟宇也都先後建立。

鴉片戰爭之後,淡水逐漸為列強所注意,各國船隻私下到淡水港貿易,漸被視為具有潛力的市場。1872年三月九日馬偕博士也抵達淡水,並以此為其宣教、醫療和教育的根據地。西式醫院和新式教育得在淡水創設,對早期的臺灣開通思想、啟迪民智均有深遠的影響。1884年的清法戰爭更肯定了淡水在經濟、國防和政治上的重要地位。到了日本時代,淡水渡過了黃金歲月,但卻因河道日漸淤淺、大型船舶出入不便,加上日人領臺後,大力建設基隆港,兼以臺北、基隆間鐵路之便,終而取代淡水。

繁華的淡水港淡出了臺灣的歷史,但是馬偕在淡水留下的基業,雖經過時代的變遷,其後繼者在理念和技術上卻一直調整經營方式、繼續造福今天的淡水。他所創辦的醫療中心滬尾偕醫館,已發展成全臺聞名的馬偕紀念醫院。他所開設的牛津學堂、臺灣第一所女子學校淡水女學堂也延伸成今日的淡江中學及真理大學。而親手設立為北臺灣開基教會的淡水教會,到今天仍是淡水最具代表性的教會。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宗教命理】生命潛能電子書全書系:走進浩瀚的靈性世界,從知識殿堂開始,全展單書85折、雙書82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經典漫畫展
  • 運動瘦身展
  • 經濟新潮社暢銷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