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1
民間信仰展
小說家的人生

小說家的人生

  • 定價:230
  • 優惠價:9207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折184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小說家的人生》主要寫他的童年與啟蒙歷程,時間放在1910~1920年代的英倫,騷動不安的年代與痛苦的童年求學交錯著,少年葛林並不快樂,逃離學校的欲望就像他後來人生一連串逃離的開始,如果呼應葛林曾說的「童年是小說家的存款」這句話,讀者從這本書就能想像葛林從童年源源不絕提出的巨額存款會是什麼光景。寫作這一段生命時光,據葛林自己說相當艱難,他曾經因為想寫篇關於學校的小說,重訪小學現場,結果因為受不了重溫這些年的生活所受的精神折磨而放棄,並寫道:身處剛果的痲瘋病患聚居地,都比年少時待過的小學好過。但是即便這麼的煎熬,葛林果然是葛林,就像他對諾門雪莉教授寫作他的傳記時唯一的要求:「沒有謊言,記錄到我死的那一天。」他對自傳的寫作想法是既尋常也非比尋常:在六十六年的人生歲月裡,我花在虛構人物與真實男女身上的光陰幾乎一樣多。說真的,雖然我很幸運擁有為數眾多的朋友,但卻不記得任何朋友的趣聞軼事,不管他們是名人還是惡名昭彰的人──我能依稀記得的故事就是我寫過的那些故事。

  那麼我紀錄這些往事點滴卻又為何呢?這就跟造就我成為小說家的動機差不多:渴望把紊亂的經歷理出一點頭緒來,同時也出於深切的好奇心。據那些神學家教導說,除非我們多少學會先愛自己,否則無法去愛別人,而好奇心也是初始於家裡的。-引自格雷安葛林所著《小說家的人生》 (A Sort of Life,1971)

  閱讀這樣的作家人生,讓我們重新想見那樣的美好時光:那時候作者還不被視為出版行銷的一環,但是,他們是我們這些讀者人生重要想法的一環。

書評

  ◎「才華洋溢對整個世代發言的大作家」──亞歷.堅尼斯

  ◎「寫《小說家的人生》……有如做心理分析。我在時空裡做了一趟漫長旅程,自己也成為我筆下的人物之一。」──摘自葛雷安.葛林與瑪麗-芙蘭絲瓦絲.亞蘭的對話。

  ◎「很美妙地觀察並書寫了他的人生背景。我對他比以前更加欣賞──熟練的技巧與簡練文字;他灌注的興奮感不僅限於敘述裡,而是所有字句之中,使得文字自行產生出跳動節奏與文采。」──《觀察家》

  ◎「親切宜人之作,一本和婉的書,出於一位傑出者之手,但他卻刻意要表現出自己並非特別傑出……他的確名副其實。」──《每日電訊報》

作者簡介

葛雷安.葛林(Graham Greene)

  生於一九○四年。牛津大學貝利奧爾學院畢業之後,在《泰晤士報》做過四年副編輯。他的第四本小說《史坦堡特快車》使他聲譽大起。除了寫出很多本長篇小說外,葛林也寫了好幾本短篇小說集、四本遊記、六齣舞台劇、三本自傳《小說家的人生》、《逃避途徑》、《我自己的世界》(出版於他逝世之後)兩本傳記以及四本童書。他也為報章雜誌寫過幾百篇雜文、影評、書評,有些收錄在《沉思錄》和《黑暗中的早晨》文集裡。他寫的長篇和短篇小說很多都拍成了電影,其中《黑獄亡魂》還寫成電影腳本。葛雷安?葛林曾獲功績勳章以及榮譽侍從榮銜。一九九一年四月去世。

譯者簡介

黃芳田

  台灣高雄市人,國立師範大學國文系畢業,曾任職教師、文字記者、自由採訪記者、專欄作家,現居香港,以翻譯為業。譯有《印度沒有句點》、《香港》、《蕨樂園》、《可以這樣老去》等。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1344416
  • 叢書系列:藍小說
  • 規格:平裝 / 216頁 / 16k菊 / 14.8 x 21 x 1.0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一章



要是我有先見之明的話,必然早就從伯肯斯特鎮上那些街道看到整個未來了。那條大街本來寬得像某些市集廣場,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蓋了摩爾式綠圓頂的「新影院」,其實小得很,可是當時在我們看來卻豪華矯飾到極點而且品味曖昧。新影院的出現破壞了大街寬敞優雅的環境。那時我父親是伯肯斯特中學校長,有一次還准許中學部學生去那裡看特別放映的首場《泰山》,因為他誤以為那是跟人類學有關的教育影片。結果從那以後,他就對這家電影院不再抱有幻想,而且還持以懷疑眼光。大街在靠近「我們這頭」有棟都鐸時期建造的半露木建築,是家照相館(櫥窗裡有婚禮團體照,照片裡的在地人面孔望向櫥窗外,捧著花束一臉傻相,活像得獎水牛),還有莊嚴的諾曼式教堂,裡面有根柱子上未附說明而掛了從前某位康沃爾公爵的頭盔,就像圓頂高帽掛在客廳裡似的。大街下方就是大交匯運河,那裡有漆成彩色的駁船緩緩行駛,船上住了有吉普賽血統的小孩,河邊有種西洋菜的園圃。古堡位於山丘上,有條乾涸城壕環繞山丘,壕內長滿峨參(據說古堡是喬叟興建的,英王亨利八世統治期間曾經遭法軍圍攻破城)。鐵路隱約飄來的煤灰味還挺好聞的。到處是伯肯斯特人獨有的奇異面孔,至今我仍覺得可以在世上任何地方一眼認出來:尖下巴臉孔就像撲克牌裡的傑克,眼神帶點狡黠,卻又稱不上狡猾。

此外,還有我雅不願安置在我個人地圖裡的學校──部分是淺紅色的都鐸建築,部分是難看的現代磚造建築,顏色就像玩具娃娃屋裡的石膏火腿──我的人生苦痛初始於此地。我家窗戶對面是棄置已久的墳場,跟我家花圃中間隔著一條看不到的界線,因此每年園丁重整花圃邊緣的草本植物時,總會挖出些碎人骨。再往北面去,是像非洲地圖般空曠的綠色空地,這大塊公地上長了一大片荊豆和蕨叢,延伸至艾西麗吉園。南面是小小的磚丘公地以及艾西林斯園地,我曾在那裡撞見了一位全身穿綠的老兄,周身披掛了春天綠葉,笨手笨腳在現場的人之中舞著,就像後來我在賴比瑞亞見到的那些鬼傢伙一樣。

不管是好是歹,總之一個人必然就在環境中塑造成形了。從居住過的住宅大概可以預示出一個人的未來,就跟看掌紋一樣;別人的詭詐臉色以及自己在花園裡、公地、樹籬間的秘窩,逐漸形成出自己日後想要迴避的以及會欺騙的事。伯肯斯特是最早的塑模,這個模子不斷塑造我成形。在二十年的光陰之中,它幾乎是我的喜樂、苦痛、初戀、立意寫作的唯一現場,因此我感到無論是巧合之功或下意識作祟,又或者是出於愚行、出於智舉,要是我沒有被帶回到這個生出我一切的地方而在這裡死去,那才真是奇怪得很。

會員評鑑

5
1人評分
|
1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5.0
|
2006/03/02
坦白說, 我沒看過這個譯本, 而且我也從未看過任何Graham Greene作品的中文譯本, 但是我看過半數他的作品, 而且深深的折服於他深刻的觀察力及對人性的獨到詮釋. 任何人有空的話, 都應該讀一次他的"The Power and the Glory", 然後再回顧一下自己, 那時應該都會看到自己陰影的一面的.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文學小說】韓國先鋒作家金英夏首度來台|最新長篇小說《告別》電子書88折、系列作品任選兩本82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台灣廣廈
  • 動植物展
  • 角川套書展